贵州的城市名字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每个名字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故事。
首先,“贵州”这个省名起源于北宋年间。公元974年,土著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宋朝在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一语,这是以贵州之名称此地区的最早记载。明朝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设置贵州承宣布政使,正式建制为省,以贵州为省名。
“贵阳”因位于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已有400多年历史。明隆庆三年(1569年)三月,改新迁程番府为贵阳府。古代贵阳盛产竹子,以制作乐器“筑”而闻名,故简称“筑”,也称“金筑”。
“安顺”之名源于明太祖朱元璋为开发西南而设立的军事机构。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为“屯垦戌边”,朱元璋在“西南冲剧,夷汉襟喉,土厚水深,川潆峰列”的阿达卜寨设栅筑城,并将普定卫、习安州合并设立安顺军民府,从此“安顺”作为地名正式出现在官方文件和方志典籍中。
“毕节”之名始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二月置毕节卫。毕节是彝族语地名,彝族语读作“比跻”,为彝族一个家支头人的名字。由此看来,毕节之名源于彝族某一家支头人的名字,后来用作地名,并用汉语音写作现名。
“铜仁”原名铜人,相传元朝时有渔人在铜岩处潜入江底,得铜人三尊,挽而出之,府之名以此。
“六盘水”是一个组合式地名,由下辖的三个县名——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的首字组成。
综上所述,贵州的城市名字大多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每一个名字都承载着一段独特的历史故事。
这些名字不仅反映了贵州地区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也体现了人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敬仰。
贵州的城市名字大多源于当地的自然或历史特色。比如,贵阳是由“贵渎”和“阳关”两地合并而成的,意为“贵重之地,阳光明媚之关”。
遵义则是因为在古代是“遵道”之地,被封为“遵义侯”,后来成为城市名。
毕节则是以其地理位置为名,位于贵州四大山脉之一的毕节山脉南麓。
安顺则是因为古时此地境内有“润阳安民”之意。其他城市如六盘水、铜仁、黔西南等也都有类似的来历。总之,贵州各个城市名字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历史背景,反映了贵州人民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珍视。
一般
教学还可以,宿舍就一般,和高中宿舍一个档次,作为学生就将就点啦,去求学又不是去享受的啦!贵州城市职业学院是贵州省人民政府2001年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由贵州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是贵安新区政府为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需要与万好教育投资集团合作共建的一所综合性的城市大学。学院在贵州花溪大学城建设本科校区,校区占地1500亩,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规划在校生30000人。